试述使用GDP来衡量一个社会的经济福利水平的缺陷。

试述使用GDP来衡量一个社会的经济福利水平的缺陷。
【正确答案】:(1)由于绝大多数产品通过市场进行交易,所以通常用市场价格来测度产品和投入品的市场价值。但在有些情况下,许多物品或服务的市场交易价格难以获得或根本不存在,如政府行政部门、军事部门、警察部门、海关、司法系统所提供的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只能用提供这些服务的成本来代替它的市场价格,但这样做会低估这类非市场经济活动的市场价值。
(2)GDP指标没有将所有非市场的经济活动都统计进来,但这类活动对一个国家居民的生活质量的好坏来说,显得十分重要,从而造成对实际经济活动规模的低估。例如家务劳动、子女对父母的照顾,等等。
(3)由于人均GDP表示的经济福利使用产出的市场价格来表示,因此两个国家同样的人均GDP水平,却可能由于两个国家的价格水平不同,实际经济福利水平也不同。例如,在美国和中国,月收入同样为2000美元的两个家庭,由于美国的物价普遍高于中国,在中国的家庭要比美国的家庭生活得更好。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人均GDP指标并不能完全反映不同国家居民生活水平的实际差异。
(4)GDP指标无法反映由于闲暇时间和舒适程度的提高而带来的好处,这一缺陷极大地损害了GDP作为生活质量衡量标准的准确性。人们工作所带来的产出被计入了GDP,但享受的闲暇却无法计入GDP。闲暇对于人们来说同工作一样重要,否则就会完全用工作来取代闲暇。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每天工作6小时就能够生产出另外一个国家的人民每天工作12个小时才能生产出来的GDP,那么,这两个国家的人均GDP虽然一样,但生活质量却有本质的差别。与上一代人相比,今天人们的劳动强度更小,工作环境更舒适,但这一点却无法完全体现在GDP的增长中。
(5)增加GDP的一些经济活动常常也是为了避免或遏止那些诸如犯罪或危害国家安全的“坏事”发生,并不能够提高社会的总体福利水平和生活质量。但是,防盗窗、大铁锁和警察保安这些方面的支出却能够预防和阻止生活质量的恶化。
(6)GDP指标无法反映产出构成的变化,从而也无法反映产出构成的变化对社会福利的影响。例如在GDP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更多的粮食和更少的航母对社会福利的影响究竟意味着增加、减少还是不变呢?
(7)GDP无法反映社会的分配问题。人均GDP是一个平均数,它并不反映一个国家国民收入的分配情况。如果一个国家是十分富有的,人均GDP很高,但是这个国家的收入分配极不平均,即少数人拥有这个国家的大部分财富和收入,贫富差距很大,那么这个国家居民的经济福利水平是比较低的。
(8)GDP无法反映一个国家的自然资源拥有情况以及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而这些对于一个国家居民的经济福利水平的影响也是十分重要的。针对传统GDP指标在价值计算上忽视和扭曲资源环境作为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活动物质基础的缺陷,有的环境经济学家提出了绿色GDP的概念。
(9)GDP无法反映地下经济部门的经济活动和地上经济部门的地下经济活动。一般认为地下经济由那些逃避法律限制、政府管制、税收、摊派和政府部门低效率的经济活动和由此获得的收入所构成。地下经济很难衡量,却很容易对其进行描述,如洞穴经济、影子经济、非正式经济、隐蔽经济、平行经济、黑市经济等,也可以被理解为“全部未记录的经济活动"。P214-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