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根据以下课文,设计一份简单的教案。爱莲说(宋)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

请根据以下课文,设计一份简单的教案。
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2005年版)
【正确答案】:《爱莲说》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说的特点。
2.反复诵读,背诵课文。
3.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
二、技能目标
1.能够利用工具书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义以及用法。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习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
教学重点:
1.能顺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初步培养文言文阅读的语感。
2.探究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和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莲花是高洁的象征,它出淤泥而不染,清洁无瑕,故而中国人民喜欢以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作为激励自己洁身自好的座右铭,而这一名句就出自北宋著名的哲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文章。
题解
简介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说说本文写作背景。
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二、感知课文
1.听录音朗读。
2.朗读指导:
注意听准字音,朗读的节奏,语气,语调。
3.学生齐读课文。
4.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参照注释,疏通文意并翻译课文。
5.指名朗读
三、研读课文
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
1.作者把莲花比作什么?文中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莲花?
2.作者又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表现了莲花的哪些品质?
莲花:君子的品格
3.同学们把这些语句齐读一遍,注意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
4.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态度?
四、总结
作者周敦颐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做一个隐逸者,更不愿像世人那样贪慕富贵,追求名利。他要在当时浑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高洁正直的情操,做一名君子,实在难能可贵!至今仍对我们有积极的教育意义。生活中我们应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