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根据以下课文,设计一份简单的教案。沁园春·雪一九三六年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

请根据以下课文,设计一份简单的教案。
沁园春·雪
一九三六年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
【正确答案】:《沁园春·雪》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欣赏诗词的一般方法,通过想象和联想进入词的意境,体会诗情,感受词的情感美,音乐美;领会上下片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想象作个性化的描述,切身感受诗人的人格魅力,通过朗读品味语言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受诗人的形象,体会诗人宽阔的胸怀,宏大的气魄,充分获得审美的愉悦,进而陶冶学生的性情,习得一种乐观、坚定、自信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1.了解毛泽东,了解本词的写作背景。
2.体会词作语言的准确性、形象性、深刻性及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理解本词主题及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从背诵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咏雪的名句引入本词的教学。
二、新课
1.毛泽东生平:(学生介绍,老师概括。)
(展示其书法作品。)
2.本词写作背景:
1936年2月,抗战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登上海拔千米,冰雪皑皑的塬上,面对祖国北方壮丽雪景,心潮澎湃,过后便写下了这首词。
3.字词:
(1)多音字:分、数、汗、还、朝。
(2)难字:莽、娆、竞、骚。
4.录音范读:
让学生边听边想象本词所描绘的景象,初步领会本词所表达的情感。
5.学生齐读,教师对学生朗读过程中的缺点予以更正。
6.分析:
(1)上阕:
提问:上阕分几层?写法上有何特点?
【明确】分三层。前三句概写,极目万里,动静结合;中间七句具体写,气势磅礴,生机盎然;动静结合;后三句写想象中的景色,红白交映,多姿迷人。
(2)下阕。提问:下阕可分几层?
【明确】分三层。前两句为第一层,过渡;中间七句为第二层,评古;后三句为第三层,论今。
(3)总结这首词的层次思路与写法:
(先引导学生思考,然后教师归纳。)
词作由写景开始,上阕先概括、再小结(总──分──总)。下阕先过渡,由景入情,接着评说历代帝王,最后深化开掘,抒发豪情壮志。整首词始终洋溢着蓬勃向上、气贯长虹的豪情与力量。从表达方式看,上阕写景,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下阕议论、抒情,“议”得恰如其分,“抒”得气冲斗牛;上阕的描写为下阕的议论、抒情作了坚实的铺垫。
三、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这首词。
2.结合本课内容及写法,赏析毛泽东《沁园春·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