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a)所示为双横臂式悬架,其上、下横臂的长度对车轮上、下跳动时的定 位参数影响很大,上、下横臂的长度之比l2/l1改变时的悬

图(a)所示为双横臂式悬架,其上、下横臂的长度对车轮上、下跳动时的定 位参数影响很大,上、下横臂的长度之比l2/l1改变时的悬架运动特性如题35图(b) 所示。题35图(b)中,纵坐标为车轮接地点的垂直位移,By为轮距的一半,δ为 车轮外倾角,γ为主销内倾角。根据题35图(b),设计汽车悬架时,应如何选择l2/l1 的比值范围?试说明原因。


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正确答案】:

双臂式架上、下横臂的长度对车轮上、下跳动时的定位参数影响很大,现代乘

用车一般设计成上横臂短、下横臂长。这一方面是考虑到布置发动机方便,另一方也是为了得到理想的悬架运动特性。

由图可以看出,当上、下横臂的长度之比为0.6时,By曲线变化最平缓;l2/l1增大或减小时,By曲线的曲率都增加。图中的Z-α和Z-β分别为车轮外倾角和主销内倾角随车轮跳动的特性曲线。当l2/l1=1.0时,α和β均为直线并与横坐标垂直,α和β在悬架运动过程中保持定值。

设计汽车悬架时,希望轮距变化要小,以减少轮胎磨损,提高其使用寿命,因此应选择

l2/l1在0.6附近;为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希望前轮定位角度的变化要小,这应选择l2/l1在1.0附近。综合以上分析,该悬架的l2/l1应在0.6-1.0范围内。根据我国乘用设计的经验,在初选尺寸时,l2/l1取0.65为宜。

双臂式架上、下横臂的长度对车轮上、下跳动时的定位参数影响很大,现代乘

用车一般设计成上横臂短、下横臂长。这一方面是考虑到布置发动机方便,另一方也是为了得到理想的悬架运动特性。

由图可以看出,当上、下横臂的长度之比为0.6时,By曲线变化最平缓;l2/l1增大或减小时,By曲线的曲率都增加。图中的Z-α和Z-β分别为车轮外倾角和主销内倾角随车轮跳动的特性曲线。当l2/l1=1.0时,α和β均为直线并与横坐标垂直,α和β在悬架运动过程中保持定值。

设计汽车悬架时,希望轮距变化要小,以减少轮胎磨损,提高其使用寿命,因此应选择

l2/l1在0.6附近;为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希望前轮定位角度的变化要小,这应选择l2/l1在1.0附近。综合以上分析,该悬架的l2/l1应在0.6-1.0范围内。根据我国乘用设计的经验,在初选尺寸时,l2/l1取0.65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