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论述你对“文学主体性”的理解。

请论述你对“文学主体性”的理解。
【正确答案】:(1)1985年底,刘再复正式推出《论文学的主体性》,集中阐述作者对“以人为中心”的启蒙思想的系统思考。文艺创作中的主体性,要重视“实践的主体性”,更要“注意人的精神的主体性”。
(2)“精神主体性”的世界,是一个相对于客观现实存在的、独立的世界,有自己独特的形式和运行规则。刘再复认为,精神的主体性由三个部分构成:作为创造主体的作家;作为文学对象主体的人物形象;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和批评家。
(3)作家的主体性包括实践主体性与精神主体性两方面;实践主体性指作家创作实践能力,主要表现为作家将自己的审美体验付诸形式的手段和技巧;精神主体性:指“精神世界的能动性”,包括作家的创作动机和情感活动等。
(4)对象的主体性,即作家在进行创作时,应将笔下的人物视为具有自己独立意志的、活生生的人,赋予他们主体的地位。创作对象一旦获得了主体的地位,也就具备了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活动的能力。这时,创作对象不再是某种固定理念的承担者,也不是创作主体随意摆布的木偶。
(5)接受的主体性,包括一般的读者和批评家两种接受群体。接受主体的实现,是“自我实现”和“成为审美创造者”的统一。批评家的主体性的实现,还需要完成“三级超越”。一般读者的第一级超越之外、对作家意识范围的超越、对自身的主体结构和固有意识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