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水浒传》到《金瓶梅》,“武松”“西门庆”等人物角色内涵变化所确立的人情小说审美风范。
【正确答案】:《水浒传》与《金瓶梅》,前者站在豪侠的立场上写世态人情,后者站在常人的立场上写世态人情,眼光不同,对有关题材的处理便显然有别:
1.《水浒传》注重的是武松动作的迅疾敏捷,而《金瓶梅》中,武松给我们的印象也就由以豪勇为主变为以凶狠为主了。
2.武松的社会关系在《金瓶梅》中被改变了。《水浒传》倾向于让好汉们摆脱家庭束缚;但《金瓶梅》却倾向于让人物接受家庭生活的考验。《金瓶梅》中,对好汉并无钦佩之意,倒是对他们放弃人生责任的举动明确地表示厌恶和不满。
3.《金瓶梅》明确强调:西门庆比武松更受市井社会的崇拜、敬畏。《水浒传》所极力推崇的武松这类英雄好汉,在《金瓶梅》中不止没有八面威风之感,甚至显得可怜兮兮。
《金瓶梅》借用《水浒传》中的西门庆、潘金莲故事而对武松、西门庆的形象加以重塑,旨在凸显英雄传奇与人情小说审美风范的差异:这两类小说虽然都是写人的生活,但英雄传奇遵循的是传奇化、英雄化的写作理路,而人情小说则遵循日常生活逻辑。日常生活的主体是家庭,是否对家庭有责任感,是否有能力完成对家庭的责任,这是特别重要的内容。
论述《水浒传》到《金瓶梅》,“武松”“西门庆”等人物角色内涵变化所确立的人情小说审美风范。
- 2024-11-07 02:31:19
- 明清小说专题(14025-nh)
上一篇:简要说明“四大名著”。
下一篇:简析《西游记》故事的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