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在家和在幼儿园表现不一样,甚至完全相反,幼儿园(一)班就有一个这样的孩子。一天,佳佳的妈妈送孩子去幼儿园时问胡老师:“胡

很多孩子在家和在幼儿园表现不一样,甚至完全相反,幼儿园(一)班就有一个这样的孩子。一天,佳佳的妈妈送孩子去幼儿园时问胡老师:“胡老师,佳佳回去说在幼儿园没吃饭,是怎么回事?”胡老师笑着摸摸佳佳的头说:“佳佳每天都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都是自己吃,很能干的,是不是啊,佳佳?”佳佳点点头说是。佳佳妈妈将信将疑地走了。事后胡老师及时和佳佳妈妈电话沟通,她了解到,佳佳每天放学在路上就要妈妈买各种零食给她吃,妈妈不依,她就大吵,说肚子饿,在幼儿园没吃饭,搞得妈妈很心疼,只得依她,要什么就买什么。可是,到吃晚饭时,她就什么也不肯吃了,搞得家人很无奈。了解情况之后,胡老师与佳佳妈妈一起商量了“对策”。在幼儿园和在家里,只要佳佳好好吃饭,老师或者妈妈就奖励给她小红花,贴在她的家园联系册上,而且,积累到10个小红花,老师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她。还请她作为榜样,给小朋友讲讲自己是如何抵抗零食的诱惑,讲讲好好吃饭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佳佳虽然有时候还是想吃零食,但为了小红花,她大部分时间已经能克制自己。佳佳妈妈在学期末的时候,特别来感谢胡老师,说:“胡老师,太感谢您了,不但让孩子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身体更健康,而且还锻炼了她的意志力。您真是个好老师!”胡老师笑着说:“也要感谢佳佳妈妈,有您跟我一起配合,在家里也以同样的方式教育佳佳,才能达到这样好的效果啊。”
试从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关系角度分析上述案例。
【正确答案】:答:幼儿最重要的两个生活场所是家庭幼儿园,对其教育也有赖于家庭与幼儿园形成合力。而幼儿园作为专业的教育机构,要在家园合作当中起主导作用,引导和帮助家长做好幼儿的教育工作。案例中,佳佳小朋友在幼儿园表现良好,吃饭自理,但离开幼儿园就会要求妈给买零食吃,甚至会“假装”自己没吃饭,让家长以为孩子在幼儿园没有得到好的照顾。我们要知道,幼儿期的孩子往往不容易分清想象和现实之间的界线,他们的言谈中常常有虚构的成分,对事物的某些特征和情节还会加以夸大,还不十分理解什么是实际存在的东西,什么是想象出来的东西,常常把自己的幻想与真实的东西混在了一起,教师应帮助家长理解这一点。案例中教师在家长提出问题后,没有敷衍了事,而是深入跟踪“调查”,找到了佳佳问题背后的原因,并与家长一起针对性地采取了措施,使得佳佳的生活饮食习惯得以改善,获得了成长。最重要的是,通过这个小事件改善了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形成了良好的家园互动,对于以后开展家长工作,共同做好幼儿的保教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P19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