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王昌龄的诗歌创作,谈谈他的“格律”(格调)说
【正确答案】:这是王昌龄的《诗格》中的观点,在风格方面,他提出了“意是格,声是律,意高则格高,声辨则律清,格律全,然后始有调”,就是主张诗歌要有高古的立意品格与和谐的音律之美。这是作者理想的艺术风格,后世明代李东阳、李梦阳以及清代沈德潜等人所推许的以盛唐为宗的格调说,实即渊源于此。王昌龄自己的诗歌创作,正是“意高格高格律全”。如他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七绝平起首句押韵按律作诗,全诗格律为:⊙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仄平。(韵)⊙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其立意也很高远:强烈的现实感,深远的历史感,使全诗显得分外凝重而深沉。诗人将诗歌置于深广的时空背景中,意境雄浑苍茫、感情丰厚深广,被称为唐人七绝之压卷之作。
结合王昌龄的诗歌创作,谈谈他的“格律”(格调)说
- 2024-09-10 07:13:16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四川)(00814-sc)
上一篇:试析王昌龄提出的“意境”说
下一篇:试论述中国古代意境理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