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十三五”时期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发展成效。
【正确答案】:(1)推动外商投资管理实现历史性变革。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最终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出台,实现外商投资管理方式由“逐案审批”转为信息报告制的重大变革。由上海自贸试验区开始试行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经过几轮试验更新,形成自贸试验区版及全国版的“负面清单”,推动全国在外商投资管理领域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为建立高标准投资管理体制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此外,还率先在全国实施境外投资备案制、注册资本认缴制、“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等改革,有效改善投资环境,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
(2)贸易便利化水平持续全国领先。自贸试验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逐步覆盖海关、税务等20多个部门和货物申报、跨境电商等多个领域,建设水平远超世界贸易组织的《贸易便利化协定》要求,而且已经推广到全国。货物状态分类监管、原产地自主声明等一系列便利化举措大幅提高了通关效率,降低了成本。借鉴国际先进经验,通过“先进区后报关”“分送集报、自行运输”的监管制度,将互联网相关的信息技术手段纳入贸易监管改革中,在货物放行与通关、进出境及过境相关手续等方面推动改革试点。
(3)金融开放创新服务实体经济效果明显。通过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金融服务网络更加健全,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增强。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创设的本外币一体化自由贸易账户,有效打通了企业境外融资通道,降低了融资成本,目前已在广东、天津、海南等地上线。外资企业外汇资本金意愿结汇、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等举措向全国推广,企业融资更加便利、渠道更宽、成本更低。重庆自贸试验区启动物流金融创新试点,加快构建集中统一的动产抵(质)押登记信息服务系统、物流全过程监管动态跟踪服务系统、开放式投融资对接服务系统、物流及供应链普惠性融资增信服务系统。
(4)“放管服”改革走在前列。“证照分离”改革率先在自贸试验区启动,经过逐步探索,已于2019年实现对中央层面设定的涉企事项全覆盖。有关地方累计向自贸试验区下放近3000项省级管理权限,初步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强化政务公开、推进“互联网+政务”等,政府服务效能不断提升,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5)服务国家战略作用日益突出。各自贸试验区围绕战略定位,突出区位资源优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功能作用不断加强。上海搭建服务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资本市场服务平台,已服务对接长三角地区3000多家企业。广东自贸试验区围绕“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战略定位,扎实推进“首创性”“差异性”探索,积极推进与港澳制度规则衔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速粤港澳区域经济一体化,推进制度创新和融合,取得明显成效。重庆、四川、广西等自贸试验区积极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不仅有效促进了西部地区开放发展,也为“一带一路”建设打通了南向通道。2019年10月13日,西部12个省区市、海南省、广东省湛江市共同签署《合作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框架协议》 国内共建机制基本形成。
(6)引领高质量发展能力逐步提升。自贸试验区深入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加速集聚优质要素资源,逐步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示范者和引领者。例如,海南自贸试验区通过“产业+”实现横向关联,推动“旅游+医疗”发展,吸引德国贝朗、美国强生、美国倍声、金域检测、爱丁保糖尿病中心、法国康养等机构投资,创造特许进口人工耳蜗手术等“18个全国第一”。P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