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文学著作价值的标准
【正确答案】:1.“内涵的丰富性”和“可读的无限性”
由于强调为普通读者“喜闻乐见”,“红色经典”均非内涵艰深复杂之作。但“不艰深复杂”不能构成否定其文学价值的理由,有必要强调:并不复杂艰深的作品也自有其文学价值。小说的首要功能是供读者阅读,其次才是供专家研究。而能让普通读者阅读一遍而感到有收获并得到审美享受的作品,也可判定其具有文学价值。“红色经典”能让普通读者喜闻乐见,这是其特点,也是其优点。
2.真实性
真实性在这里是指艺术真实、“本质”真实。由于不同时期、不同批评者对社会“本质”的理解不同,其所指就不断“滑动”。即使是细节真实、生活真实或历史真实,由于每一主体各自独特的经验与观念,也会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即便是历史亲历者的叙述,每个人的“亲历”不尽相同,其历史叙述也不会完全一致。
例如对于合作化题材小说中有关农民热情描写的真实性,如今有些批评者其实是依照“从现实向历史进行逆向推理”的方法进行判断的,并非都有现实经验。这种推理方式如今很普遍,在评价其他“红色经典”真实性时也存在。比如有人质疑《红岩》烈士事迹的真实性,或将其庸俗化。这是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评价文学史上的作品,首先应该尊重历史,将历史观点与美学观点相结合。现在与过去“人性”尽管有一贯、相通的方面。
3.普适性
“红色经典”的政治倾向与时代色彩过于明显,其传达的某些观念在时过境迁之后显示出陈旧或谬误,影响了其“普适性”,这是事实。但这方面也不可一概而论。“红色经典”的某些理念今天已不合时宜,但其中优秀之作蕴含的某些精神,却可批判地继承。
4.对日常生活、社会风气及普通人伦关系的描写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长篇小说由于突出阶级斗争或路线斗争内容,大多在对日常生活、社会风习及普通人伦关系的描写方面显得不够突出。但对此同样不可一概而论。例如梁斌的《红旗谱》就以日常生活描写见长。
5.写实原则
《红旗谱》的作者秉持写实原则,对冀中乡村生活又有直接深刻的体验和深厚情感,这些对日常生活真实细腻生动的描写客观上颠覆了某些抽象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