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研讨会上,卜老师认为:“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我在课堂上经常组织学生讨论,每堂课不少于15分钟,彻底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按教材回答问题的情况。一到讨论时间,学生情绪高涨,山南海北什么问题都提,思维活跃,但是考试成绩仍旧上不去,这使我感到困惑。”赵老师接着发言:“以学生为主体,我理解不好,主体,就是当主人,说了算,教学要按学生的想法行事,那还要教师干什么?学生爱讨论,随便瞎说,浪费课堂时间,必然影响教学质量提高,考试成绩不会好。我看教师还得有决定权,不能让学生牵着走,我是实话实说,不对处请指正。”
试评析两位老师的意见,指出教学中应当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正确答案】: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就是师生关系建立、调整和优化的过程。师生关系总是建立在一定社会背景之中的,与师生双方密切相关,受多种因素制约。但就教育内部而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靠双方共同努力。教师在师生关系建立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起着主导作用。所以,要建立民主、和谐亲密、充满活力的师生关系,对教师来说,有以下几种策略。
(1)了解和研究学生
教师要指导学生,与学生取得共同语言,就必须了解和研究学生。了解学生包括了解学生的集体与个体。了解集体成员的思想状况、精神面貌、学习氛围、学生之间的交往、学生群体的构成等;还要了解学生个体的道德品质、知识水平、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等。了解研究学生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2)热爱、尊重、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
热爱、尊重、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是教师道德素养的体现。热爱学生是对学生充满爱心,把教师的爱洒向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特别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要特别忌讳挖苦、讽刺学生,要将语言暴力逐出校园;教师要杜绝偏爱、溺爱、歧视学生的错误行为,在处理学生的矛盾时要一视同仁,公正、公平。
(3)主动和学生沟通与交往
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与交往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条件。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通过沟通与交往可以全面了解、熟悉学生。教师要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上课是师长,下课是朋友,经常与学生保持接触。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与学生交往的渠道,组
织安排各种班级活动密切与学生的联系。
(4)提高教师的自我修养
教师的素质是影响师生关系的核心因素。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以自身的修养为基础,通过自己的价值观念、人品、学识、态度、行为习惯等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二是通过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使学生受到更多更好的教育。同时,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也是影响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应该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提升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在思想、品行、工作、学习等方面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
在教学研讨会上,卜老师认为:“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我在课堂上经常组织学生讨论,每堂课不少于15分钟,彻底改变了教师讲
- 2024-11-05 23:44:28
- 教育原理(0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