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唐律》中“众证定罪”表述正确的有
A、“众证定罪”中的“众”指的是三人以上
B、“众证定罪”是对“罪从供定”的一种必要补充
C、“众证定罪”是出现“疑罪”时的一种特殊补救原则
D、“据众证定罪”的案件即使证据不足也不能“诬告反坐”
E、断案时对患有疮病尚未治愈者不能适用“众证定罪”
【正确答案】:ABDE
【题目解析】:明确规定了实施刑讯的若干禁忌,对下列人员不得实施刑讯:
1.依法享有“议”、“请”、“减”特权的贵族、官僚及其家眷;
2.70岁以上的老人与15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及废疾者;
3.患有疮病尚未治愈者;
4.正在怀孕和产后未满百日的妇女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立法上规定了“据众证定罪”的原则,即凡涉及上述四类人员犯罪的案件,不得实施刑讯,必须有三名证人明证其事才能定罪。并且,规定对于应“据众证定罪”的案件,“若证不足,告者不反坐”。这就是说,如果证据不足,对控告者也不能适用“诬告反坐”的规定。
“罪疑听赎”则是在岀现“疑罪”时的一种特殊补救原则。P19-20
关于我国《唐律》中“众证定罪”表述正确的有
- 2024-08-31 21:07:33
- 刑事证据学(00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