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的失败使国人痛心疾首、

安徽)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的失败使国人痛心疾首、深受震撼,一些有识之士如康有为、梁启超等痛定思痛,开始探索新的救国之道。他们认为,中国要生存、要强大,应该而且也只能向日本那样维新变法,学习西方。1895年春,1300多名举人在北京发动“公车上书”。
——据雷颐《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的救国之道”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公车上书”发生的原因。答案:4分)
材料二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蒙受的屈辱阻碍了中国寻求西方模式的国家认同。五四知识界对西方的幻灭,伴随着亲苏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许多中国人认为俄国革命是中国进行国家建构的唯一成功楷模。
——据徐国琦《中国与大战》等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人的国家模式认同有何变化,并分析其影响。答案:4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的时代使命。答案:2分)

17.1)维新变法,学习西方。答案:2分)原因:甲午战败,《马关条约》的签订。答案:2分)
2)变化:西方模式到苏俄模式。答案:2分)影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中国共产党成立;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等。答案:2分,答出一点,言之成理即可)
3)救亡图存答案:思想启蒙或民族复兴等,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