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随州)3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追始皇吞并六

·湖北随州)3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追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宇内,统治时期虽极短促,于“古人之道法,无不革除,后世之治术,悉已创导。”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材料二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明朝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否则,考生就会被认为是离经叛道,即使文章做得再好,也不可能录取。
明朝科举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其中后四个部分为主体,每部分要有两股对仗的文字,因此称为“八股文”。
——部编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秦始皇开创了哪些制度?2分)
2)材料二中董仲舒的建议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2分)
3)根据材料三概述明朝科举制出现的变化并予以评价。2分)

30、6分)1)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郡县制;统一度量衡制度;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车轨。答对任意两条即可得2分)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分)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1分)
3)限定考试内容范围;规定文章立意;规定答卷的文体格式,固定为“八股文”。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严格规范考试标准,便于操作选拔;考试内容、形式教条刻板,脱离实际,禁锢了思想,扼杀了创新,阻碍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使科举制完全沦为君主专制的工具。任评其一或其它言之有理均可得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