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养育观误区的原因
【正确答案】:(1)传统的以社会价值为取向的文化背景影响。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中,父母的生活方式、心理特点、价值观及可接受行为的标准不一致。我国传统文化以家庭为本位的价值意识和孝道至上的伦理价值取向:遵循仁爱孝悌的道德原则,总是把人放到一定的伦理关系中来考虑,把个人价值的实现与个体道德精神境界的提升,寄托于整体关系的良性互动。(2)社会用人制度的不合理。我国当前的社会现实是,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滞后,个人的收入与其受教育程度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学而优则仕"或试图通过受教育来改变个人及家庭命运的观念,仍然较深地存在于普通百姓心里,与其责怪它是传统文化的延续,还不如说是受当前大形势下用人制度、劳动分配制度、薪酬制度的不合理所绊。(3)社会舆论的误导。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的改革开放与独生子女政策的广泛实施,使家庭的经济收入明显提高,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家庭收入中用于子女教育的各种开销有所上升,多种现代化教育仪器能在家庭使用,儿童间在求学、就业等方面相对可以平等竞争,西方早期教育思想通过各种媒介得以广泛传播,使得家庭的教育功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此大环境下,父母对儿童的成长特别关注,除了加强家庭教育的力度以外,对儿童在机构教育中的表现、发展、成绩等格外重视,与此同时,对机构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忧心忡忡。总之,家庭的教育功能与其他功能相比,加强的趋势特别明显。P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