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简述冯梦龙的通俗文学主张。
【正确答案】:1、冯梦龙非常推崇通俗文学,认为通俗文学比《孝经》《论语》更加感人“捷且深”。他说:“大抵唐人选言,入于文心;宋人通俗,谐于里耳。天下之文心少而里耳多,则小说之资于选言者少,而资于通俗者多。试令说话人当场描写,可喜可愕,可悲可涕,可歌可舞;再欲捉刀,再欲下拜,再欲决斗,再欲捐金;怯者勇,淫者贞,薄者敦,顽钝者汗下。虽日诵《孝经》、《论语》,其感人未必如是之捷且深也。噫,不通俗而能之乎?”冯梦龙看到了宋人话本比唐人传奇“捷且深”的特点。看到了以为明代演义缺乏唐人风致观点的谬误之处,看到了白话文学比文言更灿烂的前途。
2、冯梦龙重视通俗文学的感染和教育作用。冯梦龙已经非常清醒地看到了通俗文学对读者、听者的感染作用,它可以动员人喜、谔、悲涕的种种情绪,令“怯者勇、淫者贞,薄者敦,顽钝者汗下”也就是说改变人们的行为和观念。同时,通俗文学对人的思想和情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感染作用。
3、冯梦龙看到了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联系和区别。他认为一是小说中人物的故事完全可以虚构或部分虚构;可以把别人或者许多人的事加工为小说中人物的故事。二是无论小说中的故事与生活有无距离或者多少距离,应该追求的是“可能发生”的事,这就是艺术真实的标准,即“理不赝”、“理亦真”。导引读者走向文明和进步,这样的作品才能不废。
4、冯梦龙非常器重直接来自民间的通俗文学。他说:“今虫季世,而但有假诗文,无假山歌,则以山歌不与诗文争名,故不屑假。苟其而不屑假,而吾藉以存真,不亦可乎?”③又说:“经书子史,鬼佰也,而争传焉。诗赋文章,淡话也,而争工焉。褒讥伸抑,乱话也,四争趋避焉。”④诗文因为种种原因,使它不同程度的失真,而那些所玥的思想家、理论家的话,大都是淡话鬼话,唯独民间的山歌之类,才龙“真”的作品,对后人了解某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风俗、民情,有资格提供可信的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