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唐传奇的审美特征。

论述唐传奇的审美特征。
【正确答案】:(1)审美对象实现了由“志怪”向“志人”的转变,由“士族”向“常人”的转变,在对才子佳人聚焦的同时,目光也注视着帝王将相、藩镇游侠、婢仆乞儿、三教九流。唐传奇对志怪题材的兴趣似乎一开始就不钟情,即使《古镜记》这样的典范之作,也带上了博物色彩和感伤意识,包含了许多对人民苦难的真切关怀。爱情类的创作,文人士子总是处在审美对象的核心部位,与他们在一起的大多是大家围秀、婢妇歌妓,狐仙和女鬼已经隐退到历史的深处。
(2)唐传奇的审美趣味可以概括为求奇、求虚、求细、求全。小说的故事总是比实际的现实生活要新奇特别,虽然作者常常用真实的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来源来印证其真实性,那只不过是为了取信读者,实际的故事总是以奇而传。“求虚”在传奇写作中已经成为几乎自觉的意识,这种意识不只是对非现实的浪漫情节的引引人,更表现为对所叙故事主体的杜撰。“细”就是讲求语言描写的细致和文采,无论是对人物的刻画,还是对情节的描绘,作者都能把理作品的疏密节奏,对该细的部分精雕细刻,完全而彻底地告别了粗陈梗概。“求全”就是讲求故事的完整性,故事总是有头、有尾,开头、发展、高潮、结局交代得一清二楚,人物的来龙去脉一应俱全,显示出小说审美的整一美。
(3)唐传奇的审美标准,也就是审美情感,是文人尺度。这同传奇作者的身份大都是文人或文人出身有直接关系。作品的是非标准,价值尺度,既不是帝王角度,也不是百姓原则,而是带着浓重的儒家文化的文人看法。对国家和民族有沉重的忧患意识,对事业和前途有强烈的追求欲望和浓重的失落悲观,对下层女性特别是娼妓婢仆有深切的同情和刻骨的鄙视,感情上的接近和理智上的疏远铸就了他们的矛盾心理。这种审美标准同唐王朝的社会现实以及知识分子在社会中的处境是分不开的。
(4)唐传奇的审美形态总体上是以悲为美。古镜哀鸣于匣中不知所终,霍小玉饮恨黄泉死不瞑目,卢生望着没煮熟的小米饭只有一声长…浪漫主义的喜剧结局所显示的还是现实的失败。这种以悲为美的审美形态在本质上符合生活的逻辑,因为小说提出的历史要求在唐王朝的现实中不可能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