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蒹葭》在形式结构上的特点。

分析《蒹葭》在形式结构上的特点。
【正确答案】:

重章叠句,一咏三叹的结构形式,使感情的抒写不断深化。全诗共三章,每章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但这三章并不是机械地重复,而是层层递进,富于变化。首章的“白露为霜”,是写清晨白露凝结为霜的情景;次章的“白露未晞”,则表示日出时霜露未干的状态;末章的“白露未已”,则是太阳升起而露水尚未完全清散的情形。这都暗示随着时间的推移,表现了主人公焦灼的心情。首章的“蒹葭苍苍.次章的“蒹葭凄凄”.末章的“蒹葭采采",写出了芦荻不同的状态。首章的“道阻且长.次章的“道阻且跻”.末章的“道阻且右“三句互为补充,分别从漫长.崎岖.曲折三个角度表现道路之艰难阻隔。首章的“宛在水中央”次章的“宛在水中坻”.末章的“宛在水中沚”是写地点位置的变幻。而“溯洄从之”,“ 溯游从之”两句在三章中的重复,则表现出主人公不可阻遏的渴慕和锲而不舍的追求。三章虽只变换数字,但经过反复咏唱,不仅使感情的抒写不断加深,而且形成一种回环往复之美。

 

重章叠句,一咏三叹的结构形式,使感情的抒写不断深化。全诗共三章,每章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但这三章并不是机械地重复,而是层层递进,富于变化。首章的“白露为霜”,是写清晨白露凝结为霜的情景;次章的“白露未晞”,则表示日出时霜露未干的状态;末章的“白露未已”,则是太阳升起而露水尚未完全清散的情形。这都暗示随着时间的推移,表现了主人公焦灼的心情。首章的“蒹葭苍苍.次章的“蒹葭凄凄”.末章的“蒹葭采采",写出了芦荻不同的状态。首章的“道阻且长.次章的“道阻且跻”.末章的“道阻且右“三句互为补充,分别从漫长.崎岖.曲折三个角度表现道路之艰难阻隔。首章的“宛在水中央”次章的“宛在水中坻”.末章的“宛在水中沚”是写地点位置的变幻。而“溯洄从之”,“ 溯游从之”两句在三章中的重复,则表现出主人公不可阻遏的渴慕和锲而不舍的追求。三章虽只变换数字,但经过反复咏唱,不仅使感情的抒写不断加深,而且形成一种回环往复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