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此诗作于仪凤三年(687)秋。骆宾王为侍御史时因“数上书言天下大计”,忤怒武则天,被絷下狱。面对秋之萧索,蝉之悲鸣,作者悲愤交加。于是他在诗中以秋蝉自况,采取比兴手法,以抒发内心的积郁与愤懑。“玄鬓影”与“白头吟”相对,语意双关,一指蝉对白发人而鸣,又指蝉鸣之悲切。“白头吟”本为“楚调”曲名,曲调哀怨。诗人以蝉之悲鸣喻自己内心的痛苦,蝉与人因喻而合一了。下面的“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二句,纯用比法,二句无一字不在说蝉,实质上是无一字不在说自己。“露重”与“风多”,都是以气候之严酷喻个人政治上的压力。“飞难进"喻政治上失意,抱负不得施展;“响易沉"则是喻自己的言论不仅不被重视,甚至遭到压制。这时蝉与人又融混为一体了。咏物诗写到物我打成一片,才能称得上“寄托遥深" ,进入化境。结二句前句仍用比,以蝉的高洁喻作者的人格;后一句直抒胸臆,浩叹为结,点出自己被谗受诬的怨愤。
此诗作于仪凤三年(687)秋。骆宾王为侍御史时因“数上书言天下大计”,忤怒武则天,被絷下狱。面对秋之萧索,蝉之悲鸣,作者悲愤交加。于是他在诗中以秋蝉自况,采取比兴手法,以抒发内心的积郁与愤懑。“玄鬓影”与“白头吟”相对,语意双关,一指蝉对白发人而鸣,又指蝉鸣之悲切。“白头吟”本为“楚调”曲名,曲调哀怨。诗人以蝉之悲鸣喻自己内心的痛苦,蝉与人因喻而合一了。下面的“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二句,纯用比法,二句无一字不在说蝉,实质上是无一字不在说自己。“露重”与“风多”,都是以气候之严酷喻个人政治上的压力。“飞难进"喻政治上失意,抱负不得施展;“响易沉"则是喻自己的言论不仅不被重视,甚至遭到压制。这时蝉与人又融混为一体了。咏物诗写到物我打成一片,才能称得上“寄托遥深" ,进入化境。结二句前句仍用比,以蝉的高洁喻作者的人格;后一句直抒胸臆,浩叹为结,点出自己被谗受诬的怨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