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三公九卿制?包括哪些内容?

什么是三公九卿制?包括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秦汉时期的中央政体为三公九卿制。
“三公”指的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有左右丞相之分,是皇帝下面的最高行政官,辅佐皇帝总理百政。作为百官之长的丞相,权力极大,他们设有自己的衙署,可以自行招募僚属,依照君主的政令独立行使权力。君主对宰相的用人权一般不直接干预。这种辅政制被称为宰相集权制的辅政制,一直延续到隋朝。
太尉,是协助皇帝总领全国军事的最高长官。秦统一六国后,适应君主集权制封建国家政体的需要,确立了以皇帝为统帅,中央军为主力,地方军与边防军相呼应,正规军与地方武装相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太尉协助皇帝总领全国军事,有统兵权,但无调兵权。在郡、县、乡均有专职主管军政的职官,郡设郡尉,县设县尉,乡设游徼,掌管军政及治安。汉承秦制,又有创新:皇帝仍是最高军事统帅,由太尉、将军、将、尉等组成全国军事行政机构。太尉名义上是最高军事长官,但实际只负责军事行政,并无发兵、统兵之权。汉武帝时,设置了大将军一职,逐渐取代太尉而执掌军权。
御史大夫,相当于副丞相,总领图书秘籍、四方文书奏章以及监察和弹劾百官之职,御史大夫府为中央监察机构。在地方设置监郡御史,监察地方官吏。西汉初沿袭秦制,后来由御史大夫的属官中丞专司监察,称为御史台,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专职监察机构。
“九卿”设于“三公”之下,作为中央行政机关分掌具体行政事务。其中的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地位很高,属九卿之首;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卫尉,掌管宫门警卫;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廷尉,掌管
司法审判;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治粟内史,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供给宫中衣服宝货珍膳等。
自秦汉起,以丞相为首辅的三公九卿制逐渐完备,成了后世政体之蓝本。虽然各代中央政体之名称或有不同,但多从秦汉制度脱胎而出。